凝心聚力,共促发展:学校举办首场“书记下午茶”学习教育专题活动

  “离退休老同志经验丰富,希望能更好发挥学校银龄教授的作用。”“希望学校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专项实践机会,让我们更好地把专业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4月10日下午,学校在紫荆e站综合服务大厅举办首场“书记下午茶”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创新采用茶叙形式,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主题开展。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和离退休老同志、青年教师以及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代表围坐一起,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共话发展。校党委副书记陈磊参加活动。

  “希望能坚持发扬丁颖院士和卢永根院士等前辈的严谨治学精神和良好学风,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农学院离退休教授张桂权建议学校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差异化发展。“华农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做好基础性研究,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又要做好社会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兽医学院离退休教授梁梓森提出学校要继续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学校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工程学院副院长胡炼希望学校进一步推动工科与农学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农业工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吸引更多工科领域优秀人才加入华农。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沙干建议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使用、实验用地配置和科研数据管理等工作机制,让科研资源配置更加科学灵活,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希望持续优化‘心理+’育人模式,让心理健康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温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何凯建议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并合理设计实践学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缪燚晶希望能进一步优化文科国际学术评价机制,激活文科学者参与全球学术对话的积极性;持续推动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基础规范+发展性评价”双轨体系。

  “华南农业博物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科技价值。”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吴娟燕提出整合线上科普视频和线下活动,形成双传播模式,“让农耕文明‘活’起来、让华农精神‘传’下去”。材料与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彭佳美分享了自己参加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的经历,希望学校能够为农林类研究生提供更多此类实践机会,让研究生更好地将专业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本科生温淦业表示,作为华农学子,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及跨学科研究,深化AI+农业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乡村振兴战略。人文与法学学院本科生黄金凤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同时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建议进一步优化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李凤亮认真倾听师生代表发言,并一一作了回应。他表示,要充分吸纳师生代表的意见建议,抓住“作风”“发展”“育人”三个关键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一是要以严实作风夯实管党治校根基‌,重点培育实事求是之风、勤勉苦干之风、为民务实之风、厉行节约之风,做到“精致管理、精细服务”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结合办学目标与校情实际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二是要以内涵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科学治理、文化引领五条路径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破局之策,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真抓实干推动学校发展提质增效。三是要以协同创新凝聚培根育人合力,进一步加强数字赋能,持续擦亮育人品牌,打造三全育人“升级版”。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育人工作,切实将各项举措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他强调,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强化“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快推进师生意见建议的解决落实,建立清单台账,及时做好办理进度通报和结果反馈工作,形成工作闭环。

  会前,李凤亮还调研了紫荆e站综合服务大厅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听取党政办公室关于“紫荆e签”“紫荆e答”等智慧校务项目建设进展汇报。

  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


文图/曾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