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亮书记参加中国文明乡风大会

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中央和地方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青年人才、农民群众、县乡村基层党组织代表等参会。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受邀参会,在主会场活动中以《扎根乡土大地 传承农耕文明 书写文明乡风建设的华农答卷》为题发言,围绕“一卷书、一袭衣、一盏茶”三样“老物件”,分享了华农在文明乡风建设中的“新故事”。

李凤亮介绍,第一样“老物件”,是一卷承载农耕智慧的农史古籍。“近年来,学校成立了一批特色研究平台,编纂了系列重要专著,建成了华南地区首个以农业与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国家三级博物馆,实现了乡土风情的可视、可触、可感、可及。”他表示,这些成果是华农人百年赓续保护文化遗产的智慧结晶,为奏响南粤大地文明乡风的时代强音筑牢了文化根基,推动了向上向善、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浸润乡土,在新时代焕新添彩。

第二样“老物件”,是一袭染着岭南烟火的香云纱。李凤亮介绍,华农师生扎进老染坊,在传统薯莨染色基础上加入陈皮精油,把岭南画派的山水意境融入纹样设计,把制作过程编成舞蹈搬上舞台,让古老香云纱工艺重新焕发生机。“这是唤醒‘美丽资源’、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在非遗研培的创新实践中,‘旧艺新传’的生动气象,激活了全产业链条,走出了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乡村的振兴之路,让岭南乡土文化拥有触摸时代脉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三样“老物件”,是一盏飘着乡野蜜香的紫金蝉茶。李凤亮表示,近年来,华农组建跨学科团队,加强全过程科技攻关,助力打造茶旅综合体,把制茶智慧与乡土风情写成鲜活教材,将茶山化作涵养文明新风的田间课堂和文化高地。“这既是以科技出圈、以文化添彩的岭南佳茗,更是乡村文明传承创新的生动注脚。学校培养的新农人,为弘扬岭南茶文化新内涵、新意蕴、新风尚而扎根坚守,以‘既富口袋、更富脑袋’的文明乡风建设实践,诠释了农业高校育新人、兴产业、树新风的使命担当。”

“文明乡风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藏在古籍字里行间的文化基因,织在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生活美学,融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精神动能。”李凤亮表示,华农将持续深研农耕文化时代价值,厚植乡村文化情感认同,培育向上向善文明新风,为建设新时代文明乡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积极力量。

据悉,本次大会包括主会场活动、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村BA”群众体育交流活动三大板块。其中,主会场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进村入户、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村字号”文化体育发展、保护传承农村文化遗产4个议题设置4个分会场,与会代表就相关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讨论。


文/党政办公室、政策研究室